上半年农业生产形势简析
今年以来,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、省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,抓住保粮食安全这一主线,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,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农业生产稳步推进。上半年,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.03亿元,同比增长1.5%,高于一季度增速12.2个百分点,与全省持平,第9位,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向好。
一、总体运行情况
(一)种植业形势总体较好。夏粮作物由于受早期干旱、低温天气影响,总产量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。全市夏粮播种面积203.13万亩,同比下降0.9%;实现总产99.89万吨,下降1.0%,夏粮单产491.8公斤/亩,高于全省平均97.4公斤,全省第一。蔬菜及食用菌生产小幅增长。上半年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6.18万亩,同比增长3.7%,实现产量14.5万吨,同比增长4.8%,高于一季度增速0.5个百分点。
(二)林业生产下滑。上半年实现林业产值0.25亿元,同比下降10.7%。
(三)主要畜禽生产逐季向好
1.生猪:上半年生猪出栏23.3万头,同比增长3.1%,生猪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。其中,二季度当季生猪出栏13.67万头, 同比增长5.6%,高于一季度6.6个百分点。分县区看,杜集区生猪出栏1.2万头, 下降55.9%;相山区生猪出栏0.33万头, 下降36.9%;烈山区生猪出栏1.86万头, 下降0.1%;濉溪县生猪出栏19.88万头, 增长13.4%。
2.牛:上半年牛出栏0.99万头,同比下降1.9%。
3.羊:上半年羊出栏11.95万只,同比下降12.6%。
4.家禽:上半年家禽出栏403.2万只,同比下降25.3%,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8.8个百分点。
5.禽蛋产量:上半年,禽蛋产量2.44万吨,同比增长9.1%,高于一季度增速19.7个百分点。
6.肉类总产量:上半年,肉类总产量2.99万吨,同比下降5.9%,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2.6个百分点。其中,猪肉产量2.02万吨,占肉类总产的比重为67.3%,增长1.2%;禽肉产量0.64万吨,占肉类总产的比重为21.5%,下降23.7%。
7.牛奶产量:上半年牛奶产量0.8万吨,同比增长11.0%。
(四)水产品生产形势稳定。上半年, 实现水产品总产量1.4万吨,增长3.2%。
二、需关注的问题
畜禽生产形势不容乐观,尽管二季度较一季度形势有所好转,随着促进生猪生产的一系列政策不断落地见效,生猪生产在改善,能繁母猪存栏恢复性增长较快,但家禽类生产受市场销售价格偏低等因素影响,饲养户的积极性不高,禽类生产规模在缩减,短期内畜禽生产增长的压力依然较大。从上半年国家统计局淮北调查队调查数据来看,家禽类出栏下降,降幅为25.3%,下降幅度较大。
三、建议
一是粮食和畜牧业调查归口国家统计局淮北调查队管理后,统计局与调查队要继续加强沟通、协调和配合,加大对基层统计工作检查和指导,强化数据审核,夯实粮食和畜牧业统计调查数据采集基础,提高源头数据质量。
二是各级农业部门要持续抓好生猪生产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实施,做好政策引导和扶持,跟进调研,加强督促检查,发挥利好政策的持续效应,加快推进畜禽产品生产;要立足优势,加大投入,扩大规模,优化布局,做大做强蔬菜、粮食和养殖业等主导产业,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竞争力;要加强在地农作物的田间管理,及时跟进技术指导,确保秋粮的丰产丰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