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七人普”看淮北市人口老龄化特点
随着经济的发展,社会的进步,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,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淮北市老年人口所占比重逐渐攀升,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。摸清全市人口老龄化主要特点和发展态势,对于促进老龄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
一、主要特点
(一)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重
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,淮北市常住人口中0-14岁人口为40.32万人,占总人口比重20.47%,比“六普”提高3.54个百分点;15-59岁人口为124.26万人,占比63.07%,比“六普”下降6.79个百分点;60岁及以上人口为32.44万人,占比16.46%,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.49万人,占比13.44%,分别比“六普”上升3.25个和4.26个百分点。根据通常采用的“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%,达到14%,为深度老龄化”的老龄化标准,淮北市人口的年龄结构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。
(二)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
2020年淮北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64889人,较“六普”增加70770人,增长36.5%,而同期总人口下降6.8%,前者增速快于后者43.3个百分点,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显著快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。从2010年和2020年两次人口普查老年人口年龄构成表中可以看出,65岁以上各组的人口不仅绝对数是增加的,而且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都是上升的,由此可见,我市人口年龄构成朝着老龄化方向发展。
表1 淮北市老年人口年龄构成表
单位:人 %
年龄组 |
六普 |
七普 |
||
人口数 |
占总人口 比重 |
人口数 |
占总人口比重 |
|
65-69 |
67048 |
3.17 |
86500 |
4.39 |
70-79 |
89679 |
4.24 |
116345 |
5.91 |
80岁及以上 |
37392 |
1.77 |
62044 |
3.15 |
(三)高龄老年人口比重增加
一般将65-69岁称为低龄老年人口,70-79岁称为中龄老年人口,80岁及以上者称为高龄老年人口,2020年全市3个年龄组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分别是32.7%、43.9%和23.4%,与“六普”相比,高龄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提高了4.1个百分点。
表2 两次普查老龄人口比重对照
单位:%
|
65-69岁 |
70-79岁 |
80岁以上 |
六普 |
34.5 |
46.2 |
19.3 |
七普 |
32.7 |
43.9 |
23.4 |
(四)老年人口性别比随年龄增高而逐渐下降
由于老年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,这样就形成了通常情况下老年男性人口少于老年女性人口,老年人口的男女性别比在100以下(以女性为100,男性对女性的比例)。普查资料显示,我市老年人口的性别比也是随着年龄的上升而逐渐下降,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的总性别比为89.69。从各年龄组性别比来看,除60-64岁年龄组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,性别比大于100,65岁及以上各年龄组女性人口均多于男性人口,即性别比下降到100以下,呈现出随年龄升高而大幅下降的特点。
表3 淮北市老年人口年龄性别比
年龄组 |
性别比 (女=100) |
年龄组 |
性别比 (女=100) |
60-64 |
104.41 |
85-89 |
69.14 |
65-69 |
93.74 |
90-94 |
57.94 |
70-74 |
88.71 |
95-99 |
41.90 |
75-79 |
88.50 |
100以上 |
26.91 |
80-84 |
84.40 |
全部老年人 |
89.69 |
(五)乡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
由于乡村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外出打工,留守多为老人、妇女、儿童,乡村人口中老年人口占比较高。2020年,全市城镇常住人口126.4万人,乡村常住人口70.6万人,城镇60岁及以上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为19.4万人和15.3万人,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5.3%和12.1%;乡村60岁及以上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为13.1万人和11.2万人,占乡村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8.5%和15.8%。乡村60岁及以上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分别高于城镇3.2个百分点和3.7个百分点。
表4 分城镇乡村的老龄人口占比
单位:%
城乡 |
60岁及以上 |
65岁及以上 |
城镇 |
15.3 |
12.1 |
乡村 |
18.5 |
15.8 |
(六)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
普查资料显示,和全省比较,淮北市的老龄化程度仍是相对较低的。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,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2010增长36.5%,低于全省增速16.7个百分点,在全省16个省辖市中,我市常住人口数量位居全省第13,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位居全省第15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.57个百分点。
表5 2020年全省各市65岁及以上人口情况
单位:人 %
地区 |
常住人口 |
排名 |
65岁及以上人口 占常住人口比重(%) |
排名 |
全 省 |
61027171 |
|
15.01 |
|
合 肥 |
9369881 |
1 |
11.99 |
16 |
淮 北 |
1970265 |
13 |
13.44 |
15 |
亳 州 |
4996844 |
4 |
13.61 |
14 |
宿 州 |
5324476 |
3 |
14.83 |
11 |
蚌 埠 |
3296408 |
9 |
14.40 |
12 |
地区 |
常住人口 |
排名 |
65岁及以上人口 占常住人口比重(%) |
排名 |
阜 阳 |
8200264 |
2 |
13.79 |
13 |
淮 南 |
3033528 |
10 |
16.37 |
8 |
滁 州 |
3987054 |
7 |
15.97 |
10 |
六 安 |
4393699 |
5 |
16.86 |
6 |
马鞍山 |
2159930 |
12 |
17.53 |
3 |
芜 湖 |
3644420 |
8 |
16.11 |
9 |
宣 城 |
2500063 |
11 |
18.04 |
2 |
铜 陵 |
1311726 |
16 |
17.46 |
4 |
池 州 |
1342764 |
14 |
16.74 |
7 |
安 庆 |
4165284 |
6 |
17.06 |
5 |
黄 山 |
1330565 |
15 |
18.11 |
1 |
二、存在问题
(一)老年人口抚养比提高,养老压力增大
淮北市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抚养比从2010年的12.42%增长到2020年的20.34%。究其原因,有居民生活和医疗条件改善,推动老年人口增加的因素,也包含着我市大量劳动年龄人口流出省外市外,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基数减少的因素。按当前人口发展规律,老龄人口比重仍将逐年保持上升趋势,而现在大多数的老年人口仍然主要依靠子女供养,2020年淮北市家庭户规模为2.68人/户,比2010年减少0.53人/户,家庭户规模进一步缩小,家庭照护老人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增大。
(二)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,影响经济发展
2020年全市劳动力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66.09%,比2010年下降7.8个百分点。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缩减意味着可就业人口的减少。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下,劳动力资源不足就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,用工成本增加,影响经济的发展。
(三) 老年社会保障费用加大,财政负担加重
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,离退休退职人数逐年增长,离退休费、医疗费等各项社会保障费用也逐渐增加。2020年我市离退休退职人员年末人数11.1万人,比2010年增加5.4万人,增长94.7%。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伴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,医疗费用支出较高,随着今后人口老龄化不断提高,老年人口的增加,财政负担将进一步加重。
综上所述、2010年“六普”以来,我市老年人口增长较快,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期。因此,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,统筹发展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的老龄服务事业、老龄服务产业,着力构筑多元化、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,对于“五个淮北”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