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-6月份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
一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
1.GDP。初步核算,2023年上半年,全市实现GDP671.4亿元,同比增长4.1%,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.3亿元,同比增长2.7%,第二产业增加值286.7亿元,同比增长3.2%,第三产业增加值339.4亿元,同比增长4.9%。三次产业结构为6.7:42.7:50.6。
2.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。1-6月份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2%,全省第15位。
3.高技术产业(制造业)增加值。1-6月份,全市高技术产业(制造业)增加值同比增长24.2%,全省第3位。
4.农产品加工业产值。1-6月份,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同比增长9.2%,全省第4位。
5.建筑业总产值。上半年,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.6%,全省第10位。
6.固定资产投资。1-6月份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.4%,全省第14位。其中,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.6%;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3.6%;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3.1%,全省第1位。
7.工业投资。1-6月份,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.6%,全省第12位。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7.8%,全省第14位。
8.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。1-6月份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.0%,全省第15位。
9.财政收支。1-6月份,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.2亿元,同比增长8.1%,全省第4位。其中,税收收入完成40.7亿元,同比增长2.4%,非税收入19.5亿元,同比增长22.2%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4.9亿元,同比增长3.3%,全省第6位。
10.金融业存贷款。6月末,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287.5亿元,同比增长13.7%,全省第3位;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56.1亿元,同比增长12.5%,全省第14位。
11.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。上半年,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164元,同比增长4.6%,全省第14位;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420元,同比增长7.4%,全省第16位。
12.外贸进出口总额。1-6月份,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0.2亿元,同比增长0.03%,全省第12位。其中,出口43.7亿元,同比下降1.3%;进口6.5亿元,同比增长9.8%。
二、经济运行特点
(一)经济指标总体提升
上半年,全市经济总体呈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,工业支撑增强、服务业回暖推动,全市GDP同比增长4.1%,较一季度提高3.1个百分点,第二季度当季同比增长6.8%。
纵向看,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、2项工业指标、3项投资指标、3项服务业指标等10项指标增速较上期提升。
横向看,3项工业指标、3项投资指标、1项服务业指标和2项财政指标等9项指标位次较上期前移。10项指标居全省前8位,分别是:高技术产业(制造业)增加值增速(3位)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(4位)、规上工业利润总额(4位)和增速(6位)、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(1位)、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速(1位)、房地产投资增速(3位)、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(5位)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(4位)和支出(6位)增速。
2023年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对比表
单位:%、百分点、位
指标名称 |
一季度 |
上半年 增速(%) |
环比(较1-5月/一季度) 提高点数 |
上半年 增速位次 |
环比前移位次 |
地区生产总值(GDP)(季度) |
1.0 |
4.1 |
3.1 |
16 |
0 |
规上工业增加值 |
-1.3 |
3.2 |
2.9 |
15 |
1 |
高技术产业(制造业)增加值 |
13.6 |
24.2 |
-1.6 |
3 |
1 |
农产品加工业产值 |
-10.4 |
9.2 |
7.0 |
4 |
4 |
规上工业利润总额(1-5月) |
13.0 |
2.8 |
-0.4 |
6 |
-1 |
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(1-5月) |
10.47 |
9.85 |
-0.11 |
1 |
0 |
固定资产投资 |
-0.5 |
0.4 |
6.8 |
14 |
1 |
工业投资 |
19.9 |
14.6 |
13.6 |
12 |
2 |
新开工制造业投资 |
361.1 |
173.1 |
-35.6 |
1 |
0 |
房地产投资 |
-10.7 |
-3.6 |
2.6 |
3 |
1 |
服务业增加值(季度) |
1.9 |
4.9 |
3.0 |
14 |
2 |
商品房销售面积 |
-37.3 |
-7.5 |
39.7 |
5 |
11 |
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(季度) |
3.2 |
5.0 |
1.8 |
15 |
-4 |
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|
6.6 |
8.1 |
-1.3 |
4 |
1 |
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|
11.1 |
3.3 |
-2.6 |
6 |
3 |
(二)服务业持续恢复
上半年,全市服务业逐步恢复,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9%,较一季度提升3个百分点,二季度当季同比增长8.2%。其中,房地产业降幅收窄,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9.8个百分点,提升了GDP0.6个百分点;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回暖,客货运周转量、邮政业务总量增速分别较一季度提高1个和7.8个百分点,提升了GDP0.2个百分点。消费市场逐步回暖,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.8个百分点,二季度当季同比增长6.8%。随着接触型聚集性消费回暖,餐饮收入15.3亿元,同比增长10.3%,餐饮业营业额较一季度提升5.8个百分点。
(三)制造业发展韧性增强
上半年,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大幅提升,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环比提升2.9个百分点。全市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.8%,较一季度和1-5月份提高13.7个和3.2个百分点,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.3个百分点。分行业看,20个制造业行业实现增长,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、酒饮料制造业增速较高,同比分别增长35.8%和25%。上半年,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同比增长9.2%,比全省高6.6个百分点,比1-5月份提高7个百分点,居全省第4位,较1-5月份前进4位,6月份当月同比增长30.7%。
(四)新开工制造业领跑全省
今年以来,全市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始终保持高速增长趋势,连续四个月稳居全省第一。上半年,全市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173.1%,高于全省151.3个百分点。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8.6%,上拉全市投资增速5.5个百分点。
(五)新兴产业发展良好
上半年,全市高技术产业(制造业)增加值同比增长24.2%,比全省高26个百分点,居全省第3位,较1-5月份前进1位,6月份当月同比增长16.9%。全市“五群”和“十链”产业产值分别增长4.2%和4.5%,其中“五群”产业累计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7.4%,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.3个百分点;“十链”产业累计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8.2%,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.5个百分点。
三、存在问题
(一)经济发展仍不乐观
上半年,全国、全省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明显,全市经济尽管总体呈复苏态势,较一季度有所提升,但复苏相对较弱。与全国全省比,全市上半年GDP增速仍低于全国和全省1.4和2.0个百分点;全国和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.4%和6.1%,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仍低于全国和全省1.5和1.2个百分点。
2023年上半年GDP分行业情况表
行业 |
总量(亿元) |
占比(%) |
拉动点数 (百分点) |
地区生产总值 |
671.4 |
100.0 |
4.1 |
农林牧渔业 |
46.1 |
6.9 |
0.2 |
工 业 |
261.5 |
38.9 |
1.1 |
采矿业 |
146.2 |
21.8 |
-0.3 |
制造业 |
103.7 |
15.4 |
1.4 |
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|
11.6 |
1.7 |
0.0 |
建筑业 |
25.4 |
3.8 |
0.1 |
批发和零售业 |
55.0 |
8.2 |
0.8 |
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 |
43.9 |
6.5 |
0.3 |
住宿和餐饮业 |
10.7 |
1.6 |
0.2 |
金融业 |
38.8 |
5.8 |
0.6 |
房地产业 |
54.5 |
8.1 |
0.1 |
营利性服务业 |
55.0 |
8.2 |
0.3 |
非营利性服务业 |
80.7 |
12.0 |
0.3 |
第一产业 |
45.3 |
6.7 |
0.2 |
第二产业 |
286.7 |
42.7 |
1.3 |
第三产业 |
339.4 |
50.6 |
2.6 |
与我市同列后四位地市比,GDP增速仍有不小差距,芜湖市(13位)、安庆市(13位)、马鞍山市(15位),分别高于我市0.9、0.9和0.7个百分点。从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看,主要差距集中在工业、建筑业和服务业。其中,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芜湖和马鞍山1.2和0.8个百分点;我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速低于芜湖0.6个百分点,建安工程投资增速分别低于安庆、马鞍山和芜湖22.7、6.7和5.8个百分点;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低于安庆和马鞍山0.8和0.1个百分点。
2023年上半年GDP情况对比表
单位:%
|
全市 |
全国 |
全省 |
芜湖市 |
安庆市 |
马鞍山市 |
GDP |
4.1 |
5.5 |
6.1 |
5.0 |
5.0 |
4.8 |
第一产业 |
2.7 |
3.7 |
3.7 |
4.7 |
5.7 |
4.1 |
第二产业 |
3.2 |
4.3 |
6.5 |
5.3 |
4.1 |
4.6 |
规上工业增加值 |
3.2 |
3.8 |
6.9 |
4.4 |
2.6 |
4.0 |
建筑业总产值 |
7.6 |
5.9 |
7.7 |
8.2 |
7.1 |
7.0 |
建安工程投资 |
-4.3 |
3.2 |
4.8 |
1.5 |
18.4 |
2.4 |
第三产业 |
4.9 |
6.4 |
6.1 |
4.8 |
5.7 |
5.0 |
(二)农业发展位次不佳
上半年,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.7%,较一季度回落2.3个百分点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.0个百分点,低于芜湖、安庆、马鞍山2.0、3.0和1.4个百分点,增速居全省末位。其中,我市夏粮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40%左右,夏粮产量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(1.1%),影响全市农业增速;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35%左右,肉类总产量同比增长3.6%,较一季度回落0.1个百分点。
(三)工业发展动力不强
根据国家统计局6月份发布数据,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49%,处于荣枯线(50%)以下,低于非制造业PMI4.2个百分点。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(PPI)94.9%,环比下降0.8个百分点,供给端去库存压力依然较大。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1-6月份累计增长3.8%,低于服务业增加值2.6个百分点。今年以来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始终保持低位运行。
1.总体需求仍然不足。工业产品价格走势整体下行,6月份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94.7%,价格同比下降5.3%,降幅比上月扩大0.7个百分点;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3.4%,石油、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23.7%,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18.3%,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.8%,需求端总体偏弱。一是煤炭市场偏弱。上半年,全市原煤产量同比下降5.6%、精煤产量同比下降8.1%。煤炭行业实现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9.3%,累计增加值下降2.2%,下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.1个百分点。二是焦炭行业持续下滑。焦炭价格低位运行,部分重点企业多产多亏,6月份当月全市焦炭产量同比下降8.3%,焦炭行业当月增加值下降18.2%,累计增加值增长1.2%,环比下滑4.8个百分点。三是化工行业持续低迷。原材料大幅下跌拉动产成品价格同步回落,行业需求下滑、企业产值下降,化工行业当月增加值下降7.3%。四是电力行业低速增长。受各大电厂一季度发电计划减少、停产检修等因素影响,电力行业累计增加值仅增长0.5%。
2.重点企业生产下降。上半年,100家重点企业累计增加值200.9亿元,占全市比重达87.8%,其中43家企业生产下降。
3.发展后劲相对不强。从增量看,新入库企业较少。2023年以来,全市仅新增新建企业5家(不含42家小升规企业),仅占全省新增企业数的1.6%,新增企业1-6月份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.2个百分点。从存量看,生产下降企业过半。1-6月份,全市生产下降企业354家,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6.6个百分点。其中停产半停产企业101家,占比15.4%,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.1个百分点。下降企业主要集中在濉溪县155家(停产半停产39家),烈山区53家(停产半停产16家)。
4.部分县区贡献较低。上半年,濉溪县增加值同比增长6.4%,上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.9个百分点;杜集区增加值同比增长3.8%,上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.2个百分点;烈山区增加值同比增长4.8%,上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.3个百分点;市高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27.6%,上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.9个百分点。相山区是唯一负增长县区,增加值同比下降3.0%,下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.2个百分点。
5.园区发展差异较大。六个开发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合计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1.6%,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.1个百分点。部分园区增速偏低,其中煤化工基地增加值增速与全市持平,相山经济开发区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市1.2个百分点。
1-6月份开发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
园区 |
增加值占比 (%) |
增加值增速 (%) |
全市 |
100.0 |
3.2 |
濉溪开发区(含濉芜) |
17.3 |
12.3 |
煤化工基地 |
8.8 |
3.2 |
相山经济开发区 |
1.6 |
2.0 |
杜集经济开发区 |
3.8 |
11.3 |
烈山经济开发区 |
5.7 |
6.9 |
市高新区 |
4.4 |
27.6 |
6.企业亏损状况增多。1-5月份,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221家,比去年同期增加30家,其中制造业亏损企业增加29家;全市规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5.4亿元,同比增长164.2%。亏损行业主要集中在建材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(30家)、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(20家)、农副食品加工业(19家)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(18家)。
(四)投资发展韧性不足
上半年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.4%,虽然实现由负转正,但增速分别低于全国和全省3.4个和4.6个百分点,位于全省第14位。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支柱,今年上半年月均分别增长5.8%和12.8%。房地产投资依然偏弱,上半年同比下降3.6%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仍面临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。
1.有效投资释放缓慢。部分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进度慢,造成全市有效投资量不足。截至6月底,全市亿元以上在库项目244个,开工一年以上累计投资额占计划总投资比重低于50%的项目61个。2022年开工的亿元以上项目140个,其中累计投资额占计划总投资比重低于50%且2023年本年投资占计划总投资比重不足5%的项目38个。10亿元及以上在库大项目32个,其中开工一年以上且累计投资额占计划总投资比重低于50%的项目8个。
2.房地产投资持续下行。今年以来,房地产投资连续六个月持续负增长,尽管6月份增速有所回升,但依然同比下降3.6%,下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.3个百分点。从大项目看,全市在库计划总投资20亿元及以上项目12个,较去年同期减少2个;本年完成投资同比下降37.6%,下拉全市房地产投资11.3个百分点。从存量看,在库房地产项目110个,同比减少7个,剩余投资仅占计划总投资的30.5%,其中可报送有效投资项目72个,剩余投资占计划总投资的38.5%,72个项目中有25个项目剩余投资不足计划总投资的20%。房地产到位资金77.1亿元,同比下降25.7%。
3.投资结构仍需优化。房地产投资、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是稳投资的三大抓手。从占比看,我市房地产投资占比偏高,达到34.7%,高于全国10.6个百分点。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是政府性投资,占比仅有13.2%,制造业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,但是全市在库492个投资项目中,制造业项目仅有213个,仅占全部投资项目的43.3%,完成制造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是23.3%,占比偏低。
4.民间投资活力不足。上半年,全市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3.2%,低于去年同期8.3个百分点,低于全省10.1个百分点。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40.6%,下拉全市投资6.2个百分点。分类型看,项目民间投资同比下降8.1%,占全市民间投资的比重为49.4%,下拉全市民间投资3.8个百分点;房地产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7.6%,占全市民间投资的比重为50.6%,下拉全市民间投资9.4个百分点。从项目个数看,全市在库民间投资项目383个,比去年同期减少14个。
5.建安投资位次靠后。今年3月份以来,全市建安工程投资延续下行态势,始终位于全省后两位。1-6月份同比下降4.3%,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8.9%,下拉全市投资增速3.1个百分点。其中,房地产建安投资占全市建安投资的37.6%,增速下降4.1%,下拉全市建安工程投资1.5个百分点。项目建安投资占全市建安投资的62.4%,增速下降4.4%,下拉全市建安工程投资2.8个百分点。
6.大部分县区投资下降明显。上半年,全市仅濉溪县和烈山区投资实现正增长,而市高新区、相山区和杜集区投资分别下降15.2%、10.1%和4.5%,分别低于全市投资15.6、10.5、4.9个百分点,分别下拉全市投资0.8、2.7和0.6个百分点。
(五)消费信心仍待提振
上半年,全市消费有所回升,但报复性消费并未出现,消费总体处于温和复苏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%,较一季度提高1.8个百分点;其中,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0.3%;商品零售同比增长4.7%。但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依然负增长。
1.限上零售零下运行。上半年,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6.6%,低于全省10.9个百分点。从重要商品看,汽车、商超下拉最为明显。其中汽车类企业1-6月销售额未见明显好转,全市49家汽车零售企业中有30家零售额呈同比下降态势,汽车企业销售下降面高达61.2%,其中30家负增长重点汽车企业合计下拉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5个百分点。限上超市零售占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的16.6%,受重点企业经营持续下滑影响,上半年全市限上超市零售同比仅增长4.9%,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8.4个百分点。
2.“疤痕效应”影响明显。疫情后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不佳,房地产市场疲软,影响下游市场的家具、家电等相关行业。上半年,限上居住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2.7%,其中,五金电料类下降最为明显,同比下降65.7%,低于全省平均58.1个百分点;家具类零售额同比下降7.7%;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仅增长0.9%。
3.新增企业数少量小。1-6月份,全省新增新开业限上批零住餐企业276家,而我市新增新开业企业8家(其中批发企业1家,零售企业4家,餐饮企业3家),仅占全省新增新开业限上商贸企业数的2.9%。新增企业零售额超5千万仅1家,户均零售额仅500万元左右,对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拉动作用有限。
4.关联性指标增速回落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限上小微法人企业零售额季度增速、限上吃穿用零售额季度增速、限下抽样零售额是评估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重要指标。上半年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.7%,全省末位。限上小微、限上吃穿用、限下抽样零售额增速分别为1.5%、-3%和15.6%,分别较一季度回落4.3个、11.3个和4.6个百分点。其中相山区限上小微企业零售额占全市限上小微零售额比重的45%,受重点企业影响,增速较一季度下降4.7个百分点,下拉全市当季限上小微企业零售额2.6个百分点;限上吃穿用零售额占全市限上吃穿用零售额比重的35%,增速较一季度下降15个百分点,下拉全市当季限上吃穿用零售额增速3.5个百分点。
分县区限上小微企业零售额情况表
计量单位:%、个百分点
地区 |
一季度增速 |
二季度增速 |
对全市二季度限上小微零售额拉动点数 |
淮北市 |
5.8 |
1.5 |
1.5 |
濉溪县 |
7.0 |
5.5 |
1.9 |
相山区 |
-0.5 |
-5.2 |
-2.6 |
杜集区 |
48.2 |
40.1 |
3.6 |
烈山区 |
17.3 |
-17.7 |
-1.4 |
分县区限上吃穿用单位零售额情况表
计量单位:%、个百分点
地区 |
一季度增速 |
二季度增速 |
对全市二季度限上 吃穿用拉动点数 |
淮北市 |
8.3 |
-3.0 |
-3.0 |
濉溪县 |
7.7 |
2.8 |
1.3 |
相山区 |
5.4 |
-9.6 |
-3.5 |
杜集区 |
10.2 |
0.5 |
0.1 |
烈山区 |
26.4 |
-12.5 |
-0.9 |
(六)服务业恢复动力不强
6月份,全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.8%。上半年,全国、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.4%、6.1%。上半年,全市服务业恢复较为温和,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9%,位于全省第14位,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。
1.14项指标位次居中靠后。从行业看,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、零售和住餐业、金融业、营利性服务业、卫生和社会工作等部分非营利性服务业在全省位次较为靠后。从服务业18项基础指标看,仅有4项指标位次靠前,4项指标位居中游。10项指标增速在全省位次靠后,合计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近四成。分别是,邮政业务总量(11位)、零售业商品销售额、住宿业营业收入、餐饮业营业收入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(14位)、保费收入(12位)、电信业务总量(13位)、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、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、卫生和社会工作工资总额增速。
2.摆脱后三位存在压力。与GDP后四位地市比,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低于安庆、马鞍山0.8个、0.1个百分点。其中,受两家人力资源公司收入下滑影响,我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.2%,低于芜湖市、安庆市28.5个、28.8个百分点。我市金融业贷款余额增速分别低于芜湖、安庆、马鞍山1.4、3.5和3.2个百分点。零售和住餐业虽然略低于马鞍山市,但该行业占比不高,影响有限。
服务业部分指标增速与全省和其他地市比较
单位:%
指标 |
全省 |
全市 |
芜湖市 |
安庆市 |
马鞍山市 |
服务业增加值 |
6.1 |
4.9 |
4.8 |
5.7 |
5.0 |
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(1-5月份) |
16.1 |
-4.2 |
24.3 |
24.6 |
-2.3 |
商品房销售面积 |
-20.2 |
-7.5 |
-36.5 |
-26.2 |
-23.2 |
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|
15.5 |
12.5 |
13.9 |
16.0 |
15.7 |
批发业商品销售额 |
- |
15.1 |
- |
与我市基本持平 |
14.9 |
零售业商品销售额 |
- |
10.3 |
- |
17.7 |
|
住宿业营业额 |
- |
15.5 |
- |
低于我市 |
16.0 |
餐饮业营业额 |
- |
20.8 |
- |
27.7 |
3.新增单位个数较少。1-6月份,全市新增新开业服务业企业合计14家,居全省13位,较上月后退1位。新增企业数占全省新增比重为2.9%。分行业看,规上服务业新增新开业企业0家;批零住餐行业新增新开业企业8家,占全省新增的2.9%;房地产业新增企业6家,占全省新增的4%。GDP排名后四位的其他地市中,安庆新增新开业服务业企业53家,马鞍山19家,芜湖33家。我市新增纳统服务业企业较少,发展后劲不足。
部分服务业基础指标增速走势表
序号 |
指标 |
1-3 月份 |
1-6 月份 |
位次 |
全省 平均 |
占服务业 比重(%) |
1 |
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速(%) |
15.2 |
12.5 |
14 |
15.5 |
4.9 |
2 |
电信业务总量增速(%) |
17.9 |
14.0 |
13 |
18.2 |
2.4 |
3 |
保费收入增速(%) |
7.1 |
9.3 |
12 |
7.7 |
1.7 |
4 |
邮政业务总量增速(%) |
4.0 |
11.8 |
11 |
13.3 |
0.3 |
5 |
零售业销售额增速(%) |
6.4 |
10.3 |
靠后 |
- |
5.4 |
6 |
住宿业营业额增速(%) |
16.9 |
15.5 |
靠后 |
- |
0.6 |
7 |
餐饮业营业额增速(%) |
15.0 |
20.8 |
靠后 |
- |
2.5 |
8 |
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(%) |
-5.4 |
-4.2 |
靠后 |
- |
6.9 |
9 |
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速(%) |
-19.3 |
-21.4 |
靠后 |
16.1 |
6.9 |
10 |
卫生和社会工作工资总额增速(%) |
2.1 |
3.8 |
靠后 |
- |
4.6 |
11 |
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速(%) |
-30.7 |
-20.1 |
中等 |
- |
2.3 |
12 |
教育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速(%) |
10.5 |
11.9 |
中等 |
- |
11.4 |
13 |
公共管理、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工资总额增速(%) |
4.9 |
9.6 |
中等 |
- |
7.2 |
14 |
客货运周转量增速(%) |
0.2 |
1.2 |
第四档 |
1.3 |
11.7 |
15 |
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(%) |
-37.3 |
-7.5 |
5 |
-20.2 |
13.7 |
16 |
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速(%) |
17.2 |
13.7 |
3 |
11.7 |
4.7 |
17 |
批发业销售额增速(%) |
15.8 |
15.1 |
靠前 |
- |
10.8 |
18 |
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工资总额增速(%) |
59.4 |
67.8 |
靠前 |
- |
0.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