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-7月份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
1-7月份,全市规上工业生产较上月稍有回落且低位运行,增速位次靠后。
一、基本情况
7月份,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4%,增幅较上月回落6.3个百分点。1-7月份,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.8%,增幅较1-6月份回落0.4个百分点。从三大行业门类看,1-7月份,采矿业增加值(占比50.2%)同比下降1.5%,制造业增加值(占比40.5%)同比增长8.9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(占比9.3%)同比增长0.1%。
二、运行特点
(一)主导产业拉动明显。1-7月份,全市绿色食品和医药健康、新材料和精细化工、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.1%,同比增长27.7%,增幅较1-6月份提高1.7个百分点,上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.6个百分点。
(二)农产品加工业运行平稳。1-7月份,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2.4%,同比增长8.9%,增幅较1-6月份回落0.3个百分点,上拉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1.0个百分点。增速排名全省第3位,较1-6月份提高1个位次,皖北六市第2位。
(三)制造业拉动有力。1-7月份,全市598家制造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0.5%,增加值同比增长8.9%,增幅较1-6月份回落1.9个百分点,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.1个百分点,上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.5个百分点。其中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.1%,增加值同比增长12.6%。
三、存在问题
(一)煤炭行业持续零下运行。1-7月份,全市原煤和洗精煤产量分别同比下降5.0%和8.4%,煤炭行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9.1%,同比下降1.8%,下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.9个百分点。
(二)多项指标增速回落。从重点企业看,全市百强企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7.6%,同比增长4.3%,增幅较1-6月份回落0.2个百分点,上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.7个百分点,拉动力较1-6月份减弱0.2个百分点;从控股类型看,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4.8%,同比下降0.6%,降幅较1-6月份扩大0.4个百分点,下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.4个百分点,下拉程度较1-6月份扩大0.3个百分点;从企业规模看,中小企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7.3%,同比增长4.7%,增幅较1-6月份回落2.8个百分点,上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.7个百分点,拉动力较1-6月份减弱1.0个百分点。
(三)生产下降企业较多。受订单不足、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,1-7月份,全市生产下降企业356家,占比54.3%,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.9个百分点。其中停产半停产企业97家,占比14.8%,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.8个百分点。生产下降企业主要集中在濉溪县和杜集区,其中濉溪县159家(停产半停产41家),占全市下降企业数的44.7%、占该县企业数的54.1%;杜集区62家(停产半停产14家),占全市下降企业数的17.4%、占该区企业数的54.4%。
1-7月份县区规上工业企业情况一览表
区 域 |
企业户数 |
生产下降 企业数 |
其中:停产半停产企业数 |
今年以来新增 入规企业数 |
全 市 |
656 |
356 |
97 |
48 |
濉溪县 |
294 |
159 |
41 |
20 |
相山区 |
77 |
37 |
8 |
2 |
杜集区 |
114 |
62 |
14 |
13 |
烈山区 |
81 |
50 |
14 |
8 |
市高新区 |
90 |
48 |
20 |
5 |
(四)新增企业量少体小。2022年年度以来,全市合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8家(其中新建企业6家,小升规企业42家),新增企业数占规上工业企业数的7.3%,1-7月份增加值仅占规上工业企业的1.0%,仅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.5个百分点。
四、县区和开发园区情况
(一)濉溪县:1-7月份,濉溪县294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为45.5%,增加值同比增长5.9%,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.1个百分点。若剔除央属、省属、市属企业及煤化工企业,濉溪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4%。
生产下降行业较多。1-7月份,全县32个行业大类中,13个行业增加值下降(累计增加值占比8.5%),行业下降面达40.6%,下拉规上工业增速0.8个百分点。
生产下降企业过半。1-7月份,全县生产下降企业159家(其中停产半停产企业41家),生产下降企业数占全县规上企业数比重为54.1%。
濉溪开发区(含濉芜):1-7月份,濉溪开发区128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县的比重为37.6%,增加值同比增长12.6%,高于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.7个百分点。
(二)相山区:1-7月份,相山区77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为37.7%,增加值同比下降1.8%,低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.6个百分点。若剔除央属、省属及市属企业,相山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.2%。
生产下降行业较多。1-7月份,全区21个行业大类中,11个行业增加值下降(累计增加值占比90.2%),行业下降面达52.4%,下拉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.1个百分点。其中煤炭和建材2个行业下拉明显,共下拉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.7个百分点。
1.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(占比86.7%)同比下降1.8%,下拉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.5个百分点。
2.非金属矿物制品业(占比0.5%)同比下降26.1%,下拉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.2个百分点。
生产下降企业近五成。1-7月份,全区77家规上工业企业中,37家企业生产下降(其中停产半停产企业8家),生产下降企业数占全区规上企业数的比重为48.1%。
相山开发区:1-7月份,相山开发区62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区的比重为4.1%,增加值同比下降3.4%,低于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.6个百分点。
(三)杜集区:1-7月份,杜集区114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为5.8%,增加值同比增长0.5%,低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.3个百分点。若剔除央属、省属及市属企业,杜集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.4%。
生产下降行业下拉明显。1-7月份,全区18个行业大类中,6个行业增加值下降(累计增加值占比25.2%),下拉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.9个百分点。其中煤炭和通用设备制造2个行业下拉明显,共下拉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.1个百分点。
1.煤炭开采和洗选业(占比13.3%)同比下降29.2%,下拉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.0个百分点。
2.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(占比9.5%)同比下降11.4%,下拉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.1个百分点。
杜集开发区:1-7月份,杜集开发区47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区的比重为63.5%,增加值同比增长7.9%,高于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.4个百分点。
(四)烈山区:1-7月份,烈山区81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为6.7%,增加值同比增长5.9%,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.1个百分点。若剔除央属、省属及市属企业,烈山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.5%。
生产下降行业较多。1-7月份,全区19个行业大类中,7个行业增加值下降(累计增加值占比15.7%),行业下降面达36.8%,下拉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.0个百分点。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2个行业下拉明显,共下拉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.5个百分点。
1.非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(占比3.9%)同比下降25.0%,下拉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.5个百分点。
2.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(占比1.8%)同比下降33.6%,下拉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.0个百分点。
生产下降企业超六成。1-7月份,全区81家规上工业企业中,50家企业生产下降(其中停产半停产企业14家),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的61.7%。
烈山开发区:1-7月份,烈山开发区61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区的比重为89.3%,增加值同比增长7.5%,高于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.6个百分点。
(五)市高新区:1-7月份,市高新区90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.4%,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.6个百分点。
工业体量小。1-7月份,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占全市的比重为13.7%,规上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4.4%。
生产下降企业过半。1-7月份,全区90家规上工业企业中,48家企业生产下降(其中停产半停产企业20家),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的53.3%。
增速回落明显。7月份,全区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.4%,而6月为增长31.6%。1-7月份,全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.4%,增幅较1-6月份回落17.2个百分点。
(六)煤化工基地:1-7月份,煤化工基地29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为8.8%,增加值同比增长2.9%,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.1个百分点。
1-7月份分县(区)规上工业增加值
地区 |
增速 (%) |
占全市比重 (%) |
拉动点数 (%) |
全市 |
2.8 |
100.0 |
- |
濉溪县 |
5.9 |
45.5 |
2.6 |
相山区 |
-1.8 |
37.7 |
-0.7 |
杜集区 |
0.5 |
5.8 |
0.0 |
烈山区 |
5.9 |
6.7 |
0.4 |
市高新区 |
10.4 |
4.4 |
0.4 |
注:本表部分指标存在总计不等于分项之和情况,是数据四舍五入所致,未作机械调整。
1-7月份分县(区)按辖区口径规上工业增加值
地区 |
增速 (%) |
占全市比重 (%) |
拉动点数 (%) |
全市 |
9.5 |
33.7 |
3.0 |
濉溪县 |
9.4 |
23.4 |
2.1 |
相山区 |
-5.2 |
1.7 |
-0.1 |
杜集区 |
14.4 |
2.1 |
0.3 |
烈山区 |
16.5 |
2.2 |
0.3 |
注:县(区)辖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口径:根据7月份在库企业情况,剔除央属、省属企业、市属企业及煤化工企业。计算增速的同期基数同口径调整。
1-7月份开发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
地区 |
增速 (%) |
占全市比重 (%) |
拉动点数 (%) |
市高新区 |
10.4 |
4.4 |
0.4 |
煤化工基地 |
2.9 |
8.8 |
0.3 |
濉溪开发区(含濉芜) |
12.6 |
17.1 |
1.9 |
相山开发区 |
-3.4 |
1.6 |
-0.1 |
杜集开发区 |
7.9 |
3.7 |
0.3 |
烈山开发区 |
7.5 |
5.9 |
0.4 |
五、几点建议
(一)加大重点企业的帮扶力度,力促企业加快生产。针对煤炭、建材、食品制造等行业中重点企业生产经营问题,要因企施策,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,使企业轻装上阵,加大生产力度。
(二)加快推动新建企业纳统,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。加大达规企业摸排力度,及时申报入库,推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统尽统,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平稳运行。8月25日之前申报的企业,可在10月份出前三季度数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