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-8月全市限上消费市场运行情况简析
今年以来,全市上下持续推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,消费市场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,但目前有效需求仍显不足,叠加以旧换新政策减弱,下行压力不断加大,还需加大稳增长力度。1-8月份,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.6%,增速较1-7月回落1.2个百分点,全省12位,位次比1-7月前移2位,其中8月份下降5.7%,全省13位。
从经营单位所在地分,乡村同比增长9.6%,增速高于城镇7.4个百分点;从消费形态分,商品零售同比增长3.2%,增速高于餐饮收入4.7个百分点。
一、运行特点
(一)家电、手机类销售增速较好。今年以来,在促消费政策和居民消费升级共同作用下,家电、手机数码等商品销售持续向好。1-8月,限上通讯器材类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分别增长76.2%、32.5%,增速分别高于全省31.1个、12.7个百分点,两类商品拉动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.8个百分点。
(二)新增单位拉动有力。截至8月份,全市在库商贸单位共94家,其累计零售额占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6.9%,同比增长160.8%,增速高于去年同期73.2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.3个百分点,拉动点数比去年同期提高1.5个百分点。
二、存在问题
(一)县区消费动力不足。1-8月,各县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均呈回落态势,杜集区、濉溪县、相山区、烈山区增速分别为20.8%、7.7%、3.3%、-13.8%,比1-7月分别回落5.4个、0.1个、0.9个、2.2个百分点。
(二)部分行业经营承压。一是批发业回落明显。受再生资源行业下行、重点企业经营不佳等因素影响,1-8月,全市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.6%,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2.4个百分点,全省第6位,位次比上半年后移4位。二是住餐业低位运行。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同比下降0.3%,降幅比上半年加深0.1个百分点,全省13位,位次比上半年后移4位;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.1%,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.7个百分点,全省11位。
(三)多类商品消费疲软。一是出行类商品增速放缓。从重要商品类别看,出行类商品占比高、回落大,对限上消费市场稳步增长较为不利。1-8月,汽车类商品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30.2%,同比增长0.8%,增速比上半年、一季度分别回落4.4个、7.6个百分点。石油类商品占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13.0%,同比增长7.2%,其中8月份当月同比下降8.3%。二是升级类消费持续下滑。受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等多种因素影响,与消费升级相关商品销售下降明显。全市限上化妆品类、金银珠宝类、书报杂志类等3类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占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2.9%,同比分别下降38.3%、36.8%、25.7%,分别低于全省42.2个、20.8个、19.5个百分点,合计下拉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.4个百分点。
(四)实体店铺、重点企业需引起关注。一是百货商超经营压力较大。居民消费观念、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的深刻转变,加之租金、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,传统实体零售竞争力下降。1-8月,百货零售、超级市场零售占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15.6%,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0.5%、6.5%,合计下拉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.3个百分点。二是重点企业支撑不足。全市零售额超亿元企业占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39.6%,占比较同期减少5.8个百分点;同比下降4.5%,下拉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.9个百分点,而同期为上拉全市3.4个百分点。
三、意见建议
下一步,加强对出行类重点企业监测,对苗头性的问题提前预警预判,持续有序开展消费券发放工作,与消费品以旧换新形成有效衔接。加大企业培育纳统力度,补齐行业发展短板,加大力度引进首发经济,鼓励县区结合朔西湖、龙脊山、夔牛天街、濉溪石板街等资源精准定位创新方向,推动家家悦真棒、大润发等本地传统百货商超改造升级。